软件产品确认测试是实施较多的测试项目类型之一,主要针对软件产品质量特性的测试服务,根据客户的委托需求对软件产品进行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易用性、可移植性等进行测试,并对用户文档进行审查,对软件测试的特性进行评价,并为客户出具权威、科学、公正、严谨、客观的测试报告,帮助软件企业全面度量产品质量。 测试结果可作为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依据,包括常规确认测试和高级确认测试,常规确认报告可以在国内使用。其目的是确认用户开发的软件完成了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软件功能,评测结果可作为省、市级科技成果奖的技术鉴定依据,适用于省级和市级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项目验收、创新基金申报、政策性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研发成果证明,项目招投标、软件系统确认,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等,也可用于用户方对开发方的简单验收,开发方的产品推广。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参照风险评估标准和管理规范,对信息系统的资产价值、潜在威胁、薄弱环节、已采取的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提出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主要有漏洞扫描、渗透测试、代码审计三个类型。 漏洞扫描: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行为。 渗透测试:指经过用户授权后,安全服务人员以模拟黑客的方式对目标系统进行入侵,找出系统存在的漏洞。 代码审计:指由具备丰富编码经验并对安全编码原则及应用安全具有深刻理解的安全服务人员对系统的源代码和软件架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是专门配合国家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制度设立的测试类型。2000年6月,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政策中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的制度,并对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和登记的软件产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幅度的政策优惠。2011年又颁布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再次强调了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和登记的软件产品在税收方面减免的优惠政策。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又称:软件产品登记第三方检测报告,软件减税测试报告,双软认定报告、双软评估报告,主要用于企业申报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认定和作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的减税优惠扶持等证明材料。
信息化工程项目验收测试主要用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的信息化项目验收,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根据合同要求制定测试计划、方案,验证工程项目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功能实现与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系统要求,根据测试结果为研制方和用户提供客观的、公正的第三方验收测试报告,报告可用于对开发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工程验收,也可以作为判断软件工程和系统集成项目示范按照规定完成的依据之一。
软件成果鉴定测试是针对软件进行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等相关目的进行的测试,依据软件需求说明书以及相关项目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主要对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效率、易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进行检测,对软件成果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为软件类科技成果的检测鉴定提供依据。
等保测评是经公安部认证的具有资质的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规定,受有关单位委托,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全称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等保测评基本内容: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测试评估,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控制测评:主要测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基本安全控制在信息系统中的实施配置情况。二是系统整体测评:主要测评分析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其中,安全控制测评是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测评的基础。